学习vless协议

·

VLESS数据结构根据开发者的介绍,如下所示。

请求 Request

1 字节16 字节1 字节M 字节1 字节2 字节1 字节S 字节X 字节
协议版本等价UUID附加信息长度MProtoBuf指令端口地址类型地址请求数据

响应 Response

1 字节1 字节N 字节Y 字节
协议版本,与请求一致附加信息长度 N附加信息 ProtoBuf响应数据

相比其他传输协议,VLESS协议更加简洁,能够达到更加高效的数据传输,就以往的经验来说,其主要优势在于:

VLESS协议不依赖于系统时间,在Windows+Linux双系统环境下,可以不再困扰于时区时差; VLESS协议在传输数据时不会加密数据,配合其他加密传输协议使用时可以达到更高的性能; 允许进行回落,可以将接收到的非代理数据进行转发,无需另外架设转发服务; VLESS协议在未来可能出现统一的导出格式,方便在各个终端间传递使用。

配置wireshark插件

  • linux 中 wireshark 4.2.2版本
cp ./vless.lua /usr/share/wireshark/vless.lua
# or cp ./vless.lua ~/.config/wireshark/vless.lua
echo 'dofile(DATA_DIR.."/vless.lua")' | sudo tee -a /usr/lib/x86_64-linux-gnu/wireshark/plugins/init.lua
  • linux 中 wireshark 4.0.17版本
cp ./vless.lua /usr/share/wireshark/vless.lua
echo 'dofile(DATA_DIR.."/vless.lua")' | sudo tee -a /usr/share/wireshark/init.lua

参考